外粘型鋼加固法是在鋼筋混凝土梁、柱四周包以型鋼的一種加固方法。外包剛架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原構件工作,達到加固的目的。
適用范圍
1.本方法適用于承受靜力作用的一般受彎及受拉構件。
2.本方法以環境溫度不*過60℃,相對濕度不大于70%及無化學腐蝕的適用條件為限,否則應采取有效防護措施。
3.本方法所用膠粘劑是指有充分試驗依據且性能滿足使用要求的,并經過地區有關部門鑒定的結構膠。
4.當構件的混凝土強度**C15,不宜采用本方法進行加固。
設計規定
1.外包型鋼加固法,按其與原構件連接方式分為外粘型鋼加固法和無粘結外包型鋼加固法;均適用于需要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載能力和抗震能力的鋼筋混凝土柱及梁的加固。
2.采用外包型鋼加固法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時,應采取措施卸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原結構上的活荷載。
3. 采用外粘型鋼加固鋼筋混凝土梁時,應在梁截面的四隅粘貼角鋼,當梁的受壓區有翼緣或有樓板時,應將梁*面兩隅的角鋼改外鋼板。
4.當工程允許使用結構膠粘劑,且原柱狀況適于采用加固措施時,宜選用外粘型鋼加固法。
1.外粘型鋼加固梁、柱時,應將原構件截面的棱角打磨成半徑R不小于7mm的圓角。外粘型鋼的注膠應在型鋼構架焊接完成后進行。外粘型鋼的膠縫厚度宜控制在3-5mm;局部允許有長度不大于300mm、厚度不大于8mm的膠縫,但不得出現在角鋼端部600mm范圍內。
2.采用外包型鋼加固鋼筋混凝土構件時,型鋼表面(包括混凝土表面)應抹厚度不小于25mm的高強度等級水泥砂漿(應加鋼絲網防裂)做防護層,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防腐蝕和防火性能的飾面材料加以保護
3. 采用外粘型鋼加固法時,應**選用角鋼;角鋼的厚度不應小于5mm,角鋼的邊長,對梁不應小于50mm,對柱不應小于75mm。沿梁、柱軸線方向應每隔一定距離用扁鋼制作的箍板或綴板與角鋼焊接。
4. 箍板或綴板截面不應小于40mmx4mm,其間距不應大于20r(r為單根角鋼截面的較小回轉半徑),且不應大于500mm;在節點區,其間距應適當加密。
施工工藝
1.施工準備施工前應認真閱讀設計施工圖,**要將結構面清理干凈,按設計圖紙,在混凝土粘鋼位置測放打磨控制線,待打磨工作完成后補加粘鋼位置線。
2.砼表面打磨打磨掉混凝土浮層,直至露出堅實新結構面,混凝土表層出現剝落、空鼓、蜂窩、腐蝕等劣化現象的部位應予以剔除,用*材料修補,裂縫部位應首**行封閉處理。
3.鋼材表面打磨鋼材粘接面,須進行除銹和粗糙處理。用砂輪磨光機打磨出金屬光澤。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紋路應與鋼材受力方向垂直,其后用棉絲沾丙酮擦拭干凈。
4.組裝焊接根據圖紙或洽商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鋼材進行組裝焊接,角鋼與原結構柱盡量貼緊,豎向基本順直,如原結構柱出現較大偏差,應進行順直處理,綴板與角鋼搭接部位須三面圍焊,焊縫應符合設計及《建筑鋼結構焊接規程》要求。
5.驗收焊縫現場負責人檢查焊接工作,請總包及監理驗收,填寫《隱檢記錄單》。
6.埋管注膠
(1)焊縫檢驗合格后,用環氧砂漿沿鋼材邊緣封嚴,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埋管位置及間距。如不埋管,可在角鋼和綴板上鉆φ6注膠孔,孔間距不大于500mm、
(2)嚴格按結構膠說明書提供的配比配制,攪拌均勻后方可使用。一次配膠量不宜過多,以40~50分鐘用完為宜。
(3)用氣泵和注膠罐進行注膠,注膠時豎向按從下向上的順序,水平方向按同一方向的順序,注膠時待下一注膠管(孔)溢出膠為止,依次注膠,直至所有注膠管(孔)均注完。較后一個注膠管(孔)用于出氣孔,可不注膠,注膠結束后清理殘留結構膠。
7、竣工驗收結構膠固化后用小錘輕輕敲擊鋼材表面,從音響判斷粘接效果,如有個別空洞聲,表明局部不密實,須再次高壓注膠方法補實
1.現場的溫濕度應符合灌注型結構膠粘劑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規定;若未作規定,應按不**15℃。
2.外粘型鋼的構件,其原混凝土截面應打毛,但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應鑿成溝槽。
3.外粘型鋼時,其原構件混凝土表面的含水率不宜大于4%,且不應大于6%。
4.注膠(或注漿)施工結束后,應靜置72h進行固化過程的養護。養護期間,被加固部位不得受到任何撞擊和振動的影響。
施工質量檢查
外粘型鋼的施工質量檢查,應在檢查其型鋼肢安裝、綴板焊接合格的基礎上,對注膠質量進行下列檢驗和探測:
1.膠粘強度檢驗
應在注膠開始前,由檢驗機構派員到現場在被加固構件上預貼正拉粘結強度檢驗用的標準塊;粘貼后,應在接觸壓條件下,靜置養護7d。到期時,應立即進行現場檢驗與合格評定。
2.注膠飽滿度探測
應由檢驗機構派員到現場用儀器或敲擊法進行探測,探測結果以空鼓率不大于5%為合格。
結語
建筑結構補強施工中加粘型鋼加固供應的應用,實現了被加固構件強度的有效增加,施工*、效果顯著。型鋼與原構件有效形成整體,共同變形受力,從而實現了結構強度、剛度的有效提高。
上一篇:碳纖維加固一平米多少錢
下一篇:粘貼鋼板加固法